首页 > 华商新闻 > 新闻中心
来源:   日期:2020年03月19日   人气:


获奖背后|华商学院打造仿真平台 提升师生综合实践水平共同成长
 
 三月的华商,云霞般的紫荆花和金灿灿的黄花风铃木开满了校道和楼前,还有各种说不出名字的花草,都在这个春天竞相争妍。防控疫情中的校园不见人头涌涌和欢声笑语,但办公的教职员工都在正常办公,各种教学活动有序在线上进行。
 
 3月13日有好消息传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华商学院执行校长郭银华教授主持完成的《以提升商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虚实融合实习平台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领导人的远见:华商的学生应该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不一样
 


 
 虚实融合实习平台是华商教育集团廖榕就董事长和学院领导一起,为华商学子搭建的企业经营仿真实习平台,华商人习惯叫它仿真平台。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普遍存在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之间脱节的情况,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去工作,往往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去适应,这是因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的需求是有一定差距的。高校的教育改革与社会的发展相比,是具有滞后性的。
 
 廖榕就董事长作为企业家办教育,对企业用人需求有深刻的认知。他认为华商的学生应该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不一样,一定要多去实践。他曾将自己经营的酒店、汽车4S店拿出来作为学生实习基地。于是他很有远见地决定投入巨资为学生建设一个仿真实践平台。就这样,一个博采众家之长、对标国内先进的仿真实训平台、技术和设备精良、聚集骨干教师到实践一线的仿真实习平台应运而生。
 
 在这里,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多个相关专业、数以千计的学生可以同时实习。他们组成40多家生产商、20多家渠道商,还有银行、海关、审计等10多家外围机构,通过亲身实验与实践活动,在复杂的仿真市场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科学的经营决策与管理运行。“仿真实习平台构建了一个完整、逼真的市场生态,让我们大胆创业,自主发挥。”2015级会计专业学生黄博勋曾评论说。在有一年实习结束后的高峰论坛上,学生自学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模型”,分析如何以最优方式投放广告。仿真实习平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意识,很多学生在这里发现了自身潜力,不少学生成为创新创业大潮中的排头兵。
 
 近年来,从华商学院走出来的毕业生主要在财经、金融、管理、语言、外事等领域就业,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7.39%,在全省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在96%以上。
 


 
教师有准备成长:成为一专多能创新型指导者和领路人
 
 在仿真实习中,教师扮演企业大股东、咨询顾问等角色,学生扮演决策者、执行者等角色,学生全身心投入实践,指导教师会不会比较轻松呢?
 
 贺嫦珍老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管理部主任,工商管理系专任教师,获奖项目骨干教师,担任仿真实习总指导,2015年曾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殊荣。
 
 她告诉我们,作为仿真实习平台的指导老师,要有四个准备:一是专业知识上的准备;不仅要夯实本专业知识,还要善于学习其他专业和学科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做到一专多能。二是综合实践能力的准备;不仅仅要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情商、逆商、爱商都要高,才能自如应对学生在仿真实习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三是态度上的准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己任,全情投入,视解决问题为学习的良机,全心全意做好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四是时间和精力上的准备;要求能胜任每天8节课,每周40节课,一共持续17-20周的教学工作量。
 
 魏攀老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管理部副主任,经济与金融系专任教师,获奖项目骨干教师,担任仿真实习副总指导。
 
 他的体会是:作为仿真实习平台的指导老师,首先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要能够很好地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其次要成为一个管理者,要有一定的领导才能。要保证及时、有效的跟学生沟通,跟其他老师沟通,应对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甚至是老师之间的冲突,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和管理能力,才能激励学生,管理好课堂。第三要持续学习。仿真实习涵盖营销、物流、财务、会计、经济等各专业的内容,不持续学习,成为行家、“杂家”,当不了一个好的指导老师。
 
 李志凤老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管理部成员,会计学院专任教师,获奖项目骨干教师,担任仿真实习审计事务所指导老师。
 
 她在项目组交流时讲:在实习指导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问题产生,需要与学生做大量的沟通与协调工作。为了解决实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除了利用现场讲解、QQ群和微信群答疑交流沟通外,还需要多次召开团队教学研讨会进行解决。师生共同全身心投入,一起营造了开放包容、多元互动的实践学习氛围。
 
 实验教学与网络技术中心主任、项目组骨干成员曾志区说,仿真实习平台与真实市场同步发展,例如最新税改出台后,平台上的相关规则很快同步更新,让学生沉浸在最逼真的实战环境。这样的话,平台原有规则因学生的创新探索需要不断优化,这也同时考验着老师的创新能力。所以,最后结果是学生和老师都在平台上获得成长。
 
 像贺嫦珍、魏攀、李志凤这样的指导老师不是一两个,而是一批,例如陈庆锐、吴彬彬、杨咏梅、陶丹艳、陈岫、苏县龙、向婷、杨莉云等众多专业老师都一直伴随平台在成长。从仿真实习平台建立至今,六年的时间里,不仅学生得到成长,开始在各行各业里崭露头角,同时,在平台上的指导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随着教学实践不断提升,真正做到了与学生教学相长。郭银华教授在采访中说。
 
 据统计,自2014-2018年项目实施以来,已开展19期仿真实习,经管8大专业16930名学生参与,取得显著成效:学生职业素养、人际能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专业技能显著提升,获得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50项;教学团队出版教材13部,发表论文23篇,获得课题25项,多人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平台仿真更新迭代:发展已经远超当初预期
 
 所谓仿真是因为在平台上构建了虚实融合的实习场景。表现为:实习工作硬件与现实工作硬件设施尽量一致;实习工作软件与现实工作使用软件尽量一致;工作内容与流程与现实工作的内容与流程尽量一致;构建形式与内容双逼真的商业生态系统。企业的情况这个“真”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中,那么平台的“仿”也永远处在一个发展变化当中。所以郭银华教授作为整个平台运作的指挥官,对参与平台实习的老师们提出三个要求:要深入了解企业真实的运营情况;要清楚平台的仿真和现实运营的差距在哪里;要不断完善平台的仿真度。正是在这样一种追求中,仿真平台不断更新迭代,完善成熟。
 
 郭银华教授欣慰地表示,目前平台的发展已经远超我们当初的预期,整个教学和管理团队的高度投入和不断创新,赋予了平台生命力。这一批老师们紧跟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把各种有利于平台发展、培养学生的元素内嵌到平台的运营当中,使得实习平台的仿真度越来越高。
 
 以仿真实习平台的信息化建设为例,为了减少学生用于处理手工做账的业务核算的时间,增加他们对分析企业的投资决策、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经历,会计学院的李志凤老师、王玉老师、范卫星老师、杨咏梅老师通过努力,克服诸多困难,制定手工做账和会计软件的处理衔接方案,并引入了用友U8 V10.1会计软件进行创新性教学设计,具体体现为:会计信息化运行规则设计、会计期间的转置设计、IT内审和外审协同设计,顺利对实习平台进行会计信息化升级改造,做到了与时俱进、融入互联网+时代特色,提高了仿真平台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
 
 郭银华教授,这位博士和资深教育管理者、获奖项目设计者和主持人,不无幽默地说:“平台在成长,老师们随着平台一起成长,我随着平台的发展而老去。当然在老去前,会把自身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分享给这些青年人。”



 
 
内容来源:获奖项目组老师访谈
图文编辑:集团宣传部

地址:广州市增城荔城街华商路一号

热线:020-82668888

扫码关注集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