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责任编辑: 创始人
校友长笔记
以奋斗者姿态 解锁百变人生
她是“魔法师”,用主动规划书写完美青春;她是“螺丝钉”,以专业态度在每个岗位绽放光芒;她是“海绵”,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汲取养分、反哺土地。积极向上、乐观勇敢,是林静玫不断解锁人生角色的坚强内核。从大学校园的青涩学子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这位1993年出生的潮汕姑娘,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斜杠青年”到“多面能手”的蜕变,在时代浪潮中书写着属于90后的担当与热爱。
林静玫,女,中共党员,1993年8月出生于广东南澳,2015年毕业于华商科教集团旗下广州华商学院数字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任职于中共正果镇水口村支部委员会,一名致力于农村高质量发展的90后返乡村干部,兼任共青团正果镇委员会挂职副书记、正果镇宣讲员(助农主播)、水口村团支部书记。同时她也是秋田花花农场首创团队成员、广州华商学院增城校友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增城区文旅推荐官。
大学:以“必做清单”绘就青春答卷
2011年,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林静玫踏入华商科教集团旗下广州华商学院数字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她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完美大学生活清单”,并以近乎偏执的执行力逐项兑现。
在热爱中起舞
她重拾舞蹈爱好,厚德楼的排练室、创新楼的走廊、校庆晚会的舞台,都留下过她挥汗如雨的身影。大学期间,她不仅斩获学校第二届舞蹈大赛二等奖、广州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舞蹈大赛(业余组)二等奖,更曾在同一场晚会中参演4个节目,用肢体语言诠释着青春的热烈。
在责任中成长
作为班级与社团的骨干,她将“任劳任怨”刻进工作准则,把困难与磨砺当作成长的馈赠。她带领团队策划活动、服务同学,用行动诠释“优秀学生干部”的含义,最终以综合学分名列前茅的成绩,在学术报告厅接受校长的拨穗,成为毕业典礼上的“优秀毕业生”。
在实践中扎根
她坚信“自食其力是成年人的第一课”,送盒饭、教少儿舞蹈、接商业演出……多样的兼职经历不仅让她经济独立,更锻炼了沟通与抗压能力。她笑称:“那些曾以为‘没用’的经历,后来都成了人生的‘助燃剂’。”
在学业中精进
为实现“拿奖学金”的目标,她主动坐在课堂第一排,针对薄弱学科反复刷题,最终将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生等荣誉收入囊中。此外,她还考取驾照、规划穷游路线,在“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中丰满羽翼。
职场:以“斜杠精神”拓宽人生边界
2015年毕业后,林静玫带着大学锤炼的“多线程处理能力”步入职场,在不同领域中持续突破。
企业里的“先锋兵”
入职越秀地产后,她以党员身份主动承担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带领团队拿下“广州市青年文明号”示范单位称号;作为团支部书记,她推动支部获评越秀地产“优秀团支部”;更作为辩论队“最强大脑”成员,助力地产板块团队斩获越秀集团“决战十三五,奋进新征程”青年辩论赛冠军;个人荣获越秀地产“优秀团员”称号。
转型中的“攻坚者
2016年底,林静玫加入中粮华南区总部工厂,成为招标采购部的先头部队成员。彼时工厂正处于从建设期向运营期的关键转型阶段,她主动承担起流程搭建、供应商筛选、成本控制等核心工作,以“白加黑”“五加二”的节奏加班加点,牵头完成首批生产设备采购、仓储物流体系搭建等重点项目,助力企业顺利度过“转运营”攻坚期。
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她以“移动办公”的形式火速投入工作,坚守岗位,协调防疫物资采购与生产原料运输,确保生产线在严格防疫措施下稳定运转,保障民生产品供应。任职期间,她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廉洁底线,以“公开、透明、公平”原则经办每一个项目,经手的采购合同金额超千万元,未出现任何投诉与争议,多次在内部审计中获得“零问题”评价,获评中粮集团“年度优秀员工”。
转型中的“探索者”
2020年,她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辞去国企工作,放弃奋斗了几年的成绩与基础,回到乡村从“零”开始,成为正果镇水口村“两委”干部。她说:“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我想把所学用到土地上”,为快速适应新角色,她自学考取乡村规划师能力建设培训证书、农业经理人证,完成“乡村振兴领头雁”网络课程,并在2023年增城区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中,与农业专家探讨“基层治理如何赋能产业提质增效”,将理论与实践融合。
乡村:以“新农人”身份激活土地活力
成为村干部后,林静玫迅速切换角色,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解锁更多“隐藏技能”。
语言桥梁的搭建者
为融入客家文化、倾听村民心声,她用不到1年时间就熟练掌握当地客家话,从“听不懂”到“聊得来”,用方言拉近距离,成为村民口中“贴心人”。田间地头的政策宣讲、农家院落的矛盾调解,她总能用最亲切的语言传递温暖,让基层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助农直播“带货官”
2024年,她加入正果镇政府助农直播项目,化身主播为当地农副产品“代言”。镜头前,她用不同的方言介绍荔枝、丝苗米等特产,将直播间变成“田间地头的延伸”,帮助农户拓宽销路、增收致富。
产业振兴“实干家”
作为秋田花花农场联合创始人,她协助家庭农业专业合作社完成土地流转近300亩,推动合作社获评“增城区农业示范社”。她还探索“文旅融合”路径,以增城区文旅推荐官身份参加“广州市增城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向外界推介增城的生态风光与民俗文化。
基层治理“贴心人”
兼任水口村团支部书记、共青团正果镇委员会挂职副书记期间,她牵头结对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助老扶弱活动,并以正果镇“宣讲员”的身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解读政策、传递信心。2021-2022年度,她获评“增城区优秀团干部”,并在广州市村(社区)“两委”干部综合能力培训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
感恩:以母校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母校用知识的沃土滋养我成长,用包容开放的姿态允许我肆意绽放。”回望十年成长路,林静玫始终将华商学院的培养铭记于心。无论是大学期间“敢想敢做”的闯劲,还是职场中“干一行专一行”的韧劲,亦或是乡村工作中“扎根土地”的踏实,都离不开广州华商学院“厚德、励志、博学、创新”校训的浸润。如今,她以广州华商学院增城校友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的身份,持续为母校与校友搭建桥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饮水思源”的真谛。
从校园到社会,从职场到乡村,华商优秀校友林静玫的十年轨迹,是一部“主动选择”与“顺势而为”的成长史。她用亲身经历证明:人生没有固定剧本,唯有以奋斗为笔、以热爱为墨,方能在时代的画卷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来源 | 广州华商学院校友会
编审 | 华商科教集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