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华商等你🥰🥰🥰不见不散哟~


上广州华商学院  成就更精彩人生


十年寒窗苦,金榜提名时,经历高考的煎熬,许多同学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了,华商替你们高兴,也欢迎即将来到华商科教集团旗下广州华商学院,与华商共同成长。


许多同学问,为什么要上大学?或者说,大学在人生的历程中,有何意义?能不能替代?来广州华商学院学习,有什么更独特的地方?我们特别访问了广州华商学院校长助理、发展规划处处长黄跃雄研究员,黄跃雄是原211大学的科研处、研究生院、学生处、招生办领导,硕士研究生导师,请他谈谈上大学的意义和如何上好广州华商学院的四年生活。


为什么要上大学呢?


1


大学是人生的阶梯,也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现在是知识年代,传统上来说,上大学可以帮助你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能够帮助你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从而对专业领域有个全面的了解,成为一名工程师、医生、教师或者管理者,等等。现代社会如果不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没有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可能就无法在社会立足,或者坎坎坷坷。有同学可能会问:社会人不少成功人士也读书不多呀?观察他们,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在社会中学,通过“实践中学”来补没上大学的短板。考大学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努力就有回报、不拼爹的好差事,我还很少听人说后悔考大学。


但在大学,仅仅学习一门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在人工智能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也非常便捷,不一定要在大学才可以获取。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周期很快,3-5年前的知识,就旧了,所以在大学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到一种或者几种方法,获得持续学习或者不断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这也是老师们经常讲的: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的道理。知道为什么比知道这是什么更重要,知道知识后面的原理或者获取知识的途径比知识重要,而这些能力的训练,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需要参与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需要向老师多问几次为什么。这个能力的训练,许多同学不重视,大学也不够重视,这也是高中灌输式培养的惯性在大学的延续。如果同学们在上大学前就意识到这一点,做足准备,是有可能收获与众不同的人生的。


2


上大学还有更多的意义?


3


上大学还可以认识大师,从大师身上学习知识、方法和其优秀的人格。早在100年前,北大蔡元培先生就说过:大学之大,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大学是因为有“大师”才称之为大学。“大师"具有深厚的知识和技能,著作等身就是其形象的比喻。“大师”不仅仅自己自己知识和技能丰厚,还善于培养人,带出一批又一批同样知识渊博的群体,知识的染缸效应非常明显,以至于许多年轻人奋不顾身也要投在大师之下。“大师”更重要的魅力在于其作品、发明、理论为社会称颂,贡献被后人所推崇和效仿,大师内心还充满良知、正义和真理,一言九鼎,守护人心,引领发展。人生遇一大师,足矣。当然,大师不一定是一个人,可能是精神的化身,但大学的不少教授身上都洋溢着大师的风采。


名师在线

6457


在广州华商学院,有一批高水平的教授,他们是原985、211大学的著名教授、专家,包括有40多位二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们培养的博士、硕士等遍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的骨干和栋梁,各位同学来到华商,可以领略到他们的风采和渊博的知识,优秀者还能参与他们的课题,得到精心的指导,为更好地成长铺平道路。


89


享受校园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大学,还可以享受校园文化的无穷魅力。科学学上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即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大学,能够持续不断地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培养出高素质的科学家,甚至诺贝尔奖都是多次来自同一个实验室。科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后发现,这种现象是这些实验室、大学经历长期的凝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身处其中者都能感觉到这种东西的存在,它催人奋进,这种文化环境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起到了重要而又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使其资源投入产出比倍增。


校园文化蕴含的精神因素看似无形,却无时无刻不弥散开来,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发挥着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是情感熏陶、心灵塑造、人格提升的主要力量。是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目标和理想、信念与追求的集中展示,是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是文化的“培育功能”发挥作用的现象。依据这个原理,有远见卓实的教育家和大学管理者在校园建设中,都重视文化建设,强调用文化来养育人,培养人。只要你从走进名校,就有了肃然起劲的感觉,就好象进了五星级宾馆,就不敢穿拖鞋、迟到、早退和上课睡觉,这就是校园文化的魅力,这也是著名大学区别于电视大学、网络大学和教育培训机构的地方。所以,好好品赏大学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及其留在里面的故事、传说,你就会感受到无穷的力量。 


1110


独特校园文化

广州华商学院正在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华商文化。这里的华商就是全球华裔商人的总称,华商文化是海外华商成功的文化基因,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商学院加强文化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建立文化自信的具体行动,也得到我校董事长的大力支持。


“华商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守根、诚信、变通、和合、拼搏”,已应用在学校的文化建设和育人环节。学校建设了华侨华人华商文化研究院和博览馆,作为精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承接教育和传播的功能,努力打造成为华商人的精神家园。还开展华商文化系列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聘请海外杰出华商为荣誉教授等,编写《华商名人录》,请侨领讲述海外华人的创业事,以激励师生。打造《华商管理》等系列特色课程,进入第一课堂。举办华商寻根活动以厚实精神文化之基,创办华商书院以增加华商文化的表达载体,讲好中国商和古今丝绸之路的故事以继承和传播华商文化,在校园建设艺术景观、创办华商社团活动以丰富行为文化的内容,正在梳理华商的制度建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彰显。


上大学,还可以网络更多的资源


12


上大学,还可以结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拥有不同兴趣和才能的人,拓宽我们的视野,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我在当大学学生处处长时,就经常鼓励同学珍惜国际化校园的环境,珍惜同学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机会,向同学学习,理解和敬畏他们的文化,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的包容能力。我也问过不少工作后回来读书的同学,他们都说再读书是为了充电和更多的网络。所以我们处理同宿舍同学纠纷说,还笑称你的宿舍同学说不准是未来领导人或合作伙伴,好好珍惜,才会彼此成就。


广州华商学院秉承“国际教育本土化,本土教育国际化”的方针,国际化教育覆盖所有专业,致力于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与国外、境外高校的合作项目(“3+1”“2+2”“121”双学位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为师生提供多元的国际化培训和实践机会。


上大学,还可以通过参加校园社团、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培养自己的领袖才能、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交流能力等,还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或者直面困苦,培养自己的毅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广州华商学院现有31个社团,1700多名社团(组织)成员,其中包含书画协会、轮滑社、熊猫动漫社、华阳文学社等不同种类的社团。每个社团定期举办各种有趣的比赛与活动,如职场我先行、书画大赛、金融知识竞赛等,在提高社团知名度同时,吸引各路志同道合的人,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活动的乐趣。另外还有一年一度的社团文化节与社团权益保障日,面向全体学员,让各社团百花齐放,各社团举办活动的同时还有丰厚的奖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和读书同样重要,我高兴地看到许多同学重视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毕业走向社会后,比同龄人少走了许多弯路,比一般人更早地接近成功。许多当年的校园风云人物,最终也都走在顶峰。


13141516


大学还有机会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复合型人才


17


大学还有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许多大学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设立有学生科研项目可以申请,经费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得到科研大牛的指导,使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优秀的成果还可以参加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比赛和各类型的创新创业比赛。还可以报名参加老师的各级的重点、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全过程的训练,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我每年都看到不少学生被保送到国内外名校读硕读博,其中的大部分是科研能力强、成果丰硕而被导师看上的。广州华商学院设有创新创业学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也有学生由此走向了创业之路,开始显现视野的良好开端。


1819


大学还为学生学习跨学科知识提供了方便。现在很多大学都实行全学分制了,学生修完学分即可毕业,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学分可以自由选择,出现了学理工的去选艺术课,学中医的去选修历史、中文,学经济、管理的去修读数学、物理等万马奔腾的现象,广州华商学院也有这种条件。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修读双学位,四年获得两个学位的学生大有人在。社会也非常欢迎这种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他们更容易找到工作,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大学生活,是奋进者精彩人生的开始


20


60分万岁早已过时,每年都会有躺平者不能如期毕业,痛苦一生。严出将成为大学的新趋势,大学四年的每一次偷懒,都会在以后的日子里用汗水来修补。大学也有爱情,更有诗和远方。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就能好好成就自己的人生!



来源 | 广州华商学院

编审 | 华商科教集团宣传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