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是他→华商人!



以实际行动 践行初心使命


据广东省总工会消息全国人大代表、华商杰出校友廖志略获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广大劳动者的最高荣誉


1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五年评选一次,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杰出劳动者的最高褒奖与鼓励,旨在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广大劳动者的最高荣誉。


2025年度,广东共有122人光荣入选,其中82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40人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22人中,包括产业工人、技术能手、科教人才、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均是各地市各行业各岗位的优秀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华商杰出校友廖志略获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廖志略 简介


2


廖志略,男,汉族,中共党员,广东茂名人,2015年毕业于华商科教集团旗下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茂名市十二届党代会代表。


3

▲华商科教集团董事长廖榕就(右)为廖志略(左)颁发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证书


廖志略曾获2023-2024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杰出校友等荣誉称号。现任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会长。


廖志略·先进事迹


廖志略坚持产业创新,创立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团队攻克化橘红嫁接改良、自动化设备研发等关键技术,推动制定种植加工等10多项行业标准,带动全产业链产值从39亿元增至115亿元。


1

▲廖志略在带领农户挑选橘红果


他深耕非遗传承,历时10年走访化州16个乡镇200多个村庄及多地文博机构,收集和整理了化橘红相关资料,推动建成首个化橘红博览馆。创新“非遗工坊+短视频”模式,创作非遗技艺短视频播放量超5亿次,开创“农业IP+短剧经济”新模式。


2

▲廖志略(右一)拍摄短剧


创新联农机制,他首创“合作社+公司+基地+协会+村委会+农户”六位一体模式,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覆盖1.5万农户,带动3000余户年均增收3万元。推动化橘红纳入国家食药物质目录,培育年销售额超300万元经营主体5家,吸引大批青年返乡创业,惠及35万从业者。


3


匠心之路 追求卓越


近十年来,廖志略始终坚守一线,舍小家,为万家。他致力于化橘红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化橘红产业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用十年让化橘红从“滞销果”变身“黄金果”。作为合作社负责人,他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技术进步,为化橘红产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廖志略凭借其敬业精神和卓越成就,赢得了农户的信任和赞誉,更成为了广大劳动者的学习榜样,他的故事,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激励着更多人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2024年,他用10年实现了第一个梦想:把化橘红卖到全国;2025年他的第二个梦想正式起航:把化橘红推广到全球。


1

▲廖志略带着化橘红树苗参加2025全国两会


步履不停 破解瓶颈


履职两年来,廖志略始终代表着化橘红产业超35万名从业者的心声在为加快推动化橘红药食同源而努力。在2024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他提出的《关于加快化橘红药食同源物质目录申报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迅速回应。


2024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化橘红等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那一刻,我心情非常激动,我们的心声终于实现了”。廖志略感慨道。


2

▲廖志略(右一)在向外公学习化橘红炮制技艺


今年全国两会,廖志略建议,将化橘红炮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非遗保护推动化橘红文化走向海外。同时,廖志略希望国家各部委支持加快推动深圳至南宁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工作,争取在“十五五”期间建成通车,尽早打通茂名新的对外交通大通道,助力化橘红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披荆斩棘 繁花似锦


创业起初,廖志略创办的合作社资金、人才、用地紧缺运行艰难,曾累计欠债数百万元,他从传统销售模式到创建品牌,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他铆足劲破解难题。他带领合作社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通过捐赠化橘红产品超60万元这个善举,迎来了化橘红迅速“出圈”。


一直以来,廖志略注重学习创新,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持续学习的热情,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他站在化橘红产业发展前沿,带领合作社与广东省农科院等多所院校加强合作,开展化橘红与茶叶结合等方面的研发工作,为化橘红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


至今,化州市化橘红的衍生品从传统饮片拓展至功能性食品、日化用品等200+品类,橘红咖啡、橘红啤酒、橘红爆珠、橘红牙膏等新鲜产品层出不穷。


4


从华商校园走出的追光者廖志略,深耕一线,将 "工匠精神" 刻进化橘红产业的脊梁,当他的名字登上 "全国劳动模范" 榜单,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一名华商人的荣光,更是华商科教集团扎根职业教育十六载的回响。


华商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把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初心,镌刻在产业升级的每一道工序里。未来,集团将继续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与大湾区产业结构紧密对接,建立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实时联动机制,实现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匹配。


来源 | 廖志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友办

编审 | 华商科教集团宣传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