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榜样!这位“养成系”华商优秀校友的故事,值得所有掌声!


不久前

在“同心廿载 聚力华商”

广州华商学院校友会首届会长论坛上

一位来自广东梅州的青年的精彩演讲

赢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掌声


他叫邓思聪

华商科教集团旗下广州华商学院

2008级企业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

一位从未向命运低头

始终埋头苦干、砥砺奋进的华商优秀校友


1

▲邓思聪在“同心廿载 聚力华商”广州华商学院校友会首届会长论坛上讲话


华商校友档案


名字:邓思聪

身份:华商优秀校友

毕业院校:华商科教集团旗下广州华商学院

优秀评分:★★★★★

个人语录:“人生的起点不在早晚,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一切都是刚刚好。”


2


逐光而行 战胜困难


2008年高考结束,在一片茫茫大学选择中,邓思聪在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华商科教集团旗下广州华商学院,这个当时仅仅只有3岁的孩子般的校园,引起了邓思聪的注意。邓思聪说:“当下的想法很执着,进入一个全新的大学,给双方一个互相成就的平台。”于是,他毅然选择进入广州华商学院企业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这是邓思聪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


踏进校园的那一天,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宏大的目标:在校期间,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这所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在第一次班干部竞选的班会上,邓思聪上台竞选了班长这个职务,17年前的发言他到现在都还记得,“大学的时光对于我们就像一场奥林匹克,人生又有多少个4年?在这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只有努力再努力、改变再改变,当你步入社会的那天,你才有机会在这个盛大赛事上取得你自己阶段性的成绩。”后来他成功当选了班长,这一当就直到大学毕业。他非常感谢当时自己的辅导员——许娜老师,用她的青春、用她的职业素养、用她的尽心尽责,把4个班级管理、照顾、培养的非常好。同年,邓思聪还加入了学生会文娱部。他用超高执行力完成了部长交代的所有任务,并在每一次的会议及活动上,及时总结经验复盘。


在大二的时候,他成功当选了学生会文娱部部长,并多次组织学校大型活动。那一年,邓思聪的性格逐渐变得更加乐观坚毅。他经常跟学生会主席交流意见想法,并用自己的观点去阐述当下学生会的一些可改变的模式。也是在那一年,邓思聪遇到了另外一位辅导员——郑志伟老师。接触过程中,邓思聪发现这位仅仅比他年长3岁的老乡,在几乎每天的交往中,日渐成为了他亦师亦友的重要角色。郑志伟老师教会了他出来社会后会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以及踏出社会后该做怎样的人、怎样的事。


就在这一切都朝着他最初的梦想实现时,突然有一天,邓思聪发现他“每走一步,腰下侧就像被针扎了一样”,这个症状反复发作直至他大学毕业。毕业后,邓思聪回到家乡做检查,才被告知自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他开始在网站上疯狂地去了解这个病情,查了一圈之后,当时的他是崩溃的。这个“不死的癌症”,将伴随他的一生,这对于一个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打击。


邓思聪说,起初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后来却又猛然想起了那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积累经验 逐步前进


大学毕业后,邓思聪在梅州开始了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时间廊手表专营店做销售人员。起初的一个月,他跟着店长学习如何耐心地摆设手表、学习手表的功能及性能介绍、翻阅有关手表的书籍,最后站在一旁看店长如何向顾客营销产品。那个时候,他觉得做生意其实如出一辙,就是把自己的产品或者自己通过话术营销出去,抓住客户的心理,最后引导他们消费。


在学习了一个月后,他开启了第一次销售之路。从第一块手表,到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卖出去的第27块手表,邓思聪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他发现大学那段时间将他培养成了一个善于组织语言、善于观察表达的人,而这个能力也成为了他未来创业之路的重要密匙。


第二份工作,邓思聪走了父亲的老本行,选择去了一家国企建筑公司上班。当总经理把他叫去办公室,问他“愿不愿意去外省作为一名分公司的驻外人员?”时,邓思聪不假思索地立马答应下来,踏上了他的外省之旅,成了海南分公司的驻外人员,开启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背井离乡,这是邓思聪人生的第二个重要转折点。他说:“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体验一人独自闯荡世界的感觉”。


刚开始的工作和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公司安排的宿舍里,地板是坑坑洼洼的、床板是弯的、浴室更没有热水。第一天工作回到宿舍后,家人给他打电话询问“是否习惯?”,他看着周遭的环境,忍着湿润的眼眶跟家人说“挺好的,慢慢习惯”。挂掉电话的那一刻,邓思聪流泪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切,让自己的人生虽然在病痛的伴随下仍然精彩!


宿舍没有热水,他就拿着洗发水、沐浴乳去游泳池游完泳后洗澡,回来宿舍后一遍又一遍地观看电脑中早已下载好的《肖申克的救赎》与《康熙王朝》,这种情况维持了整整两个月。在海南分公司,他不仅是驻外人员,还是资料员、业务员,还要协助跑税筹,因为分公司仅仅只有两个人,就连买菜做饭也是他包办。邓思聪不断告诉自己,多做才能多学,不要怕苦,更不要怕累。


在一次备案工作中,邓思聪坐着海南特色摩的跑了政务服务中心整整9次,才把分公司全省备案的工作完成,这既帮老板省了一笔很大的开支,又帮老板开启了海南的业务。于是老板越来越重视他,带着他去外面接触同行、接触经营、接触应酬,尽管很累,但邓思聪乐在其中。从那个时候开始,邓思聪便发现他对“工程”这个行业,是热爱的,并坚定了“一定要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工程公司”的梦想。


一年后,邓思聪带着在海南赚到的24万回了梅州。他没有着急开始创业,而是为了熟悉梅州的市场,选择去了一家私企建筑公司上班,这是他的第三份工作。邓思聪在这家私企一待便是两年。两年内,他代表公司去了广东省各地投标,还去了重庆、湖南等地。在不断地学习和接触工程市场的基础下,他对自己说,是时候出来创业了。那一年,是2015年。同年6月1号,邓思聪带着几年下来积攒的35万,正式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


改变格局 升华自己


刚开始创业时,邓思聪承包了一家外省企业成立粤东分公司,对整个粤东市场进行经营,并主打梅州市场。他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每天都会总结当天做的事情以及自己说话、做事、待人不足的地方。这个习惯,邓思聪坚持了10年。面对接触到的每一个同行或者客户,他都用自己的诚信和行动做好每一件事。


终于在2016年,公司迎来了第一个经营项目,价值2500万。同年年底,在公司诚信经营的口碑下,迎来了第二个项目,价值1.6亿。


由于这两个项目的经营成功,在2017年4月,邓思聪终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建筑企业——广东政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公司的宗旨是“诚信经营,合作共赢”。也是在那一年,他萌生了要自己自营项目的想法,这个想法,标志着他人生中在思想上的改变。


3


同年7月,公司通过招投标,中了一个价值5000万的水利项目。但由于市场风气恶劣,公司遭到了投诉。为了拿到符合法律法规的证明、保留中标的结果,邓思聪踏上了前往云南的行程。早上8点从昆明开车出发,去到雄州中心县中心村,整个路程开了6个小时,因为项目业主被派往驻村成了兼职村书记。邓思聪说:“我到现在都记得我们去那个村的路途是如此的险恶,村子在山顶,一路都是泥路,往车窗外望去旁边就是悬崖陡壁,车子在路上经历了四次抛锚”。


据邓思聪回忆,到达中心村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两点,被告知村书记去村里走访贫困家庭了。当时大家都没有吃午饭,他去给同行的人找吃的,走了一公里的路,都没有发现有一家便利店,只看到一位三轮车夫推着一车香蕉,便买了些回去给大家充饥。回去的路上,一群小孩子跑过来对着他笑,可能发现他不是本地人。而这些小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光着脚丫、皮肤黝黑。“他们对着我笑的时候,我内心是同情的,觉得这些大山里的孩子没有好的出身,一开始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而当下的他们还是天真的,想到日后他们要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走出大山时,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虽然我有病症在身,但是我依然比他们幸福的多得多”,邓思聪说。


半小时后,邓思聪在一条小石路上看到了一个穿着特别朴素、踩着一双沾满泥土的鞋子,头发有点泛白的中年男子,在别人的口吻中获知了这就是他们要找的村书记。在跟他说明情况后,村书记爽快地给他们开了证明。那位村书记一直在跟邓思聪说:“你们广东的条件好,有机会的话能否看看,帮我们这个村的村民种植的产物向你们广东推荐推荐,带动一下这边的经济,这里很多家庭连最起码的温饱都难以解决。”那个时候,邓思聪羞愧难当,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有机会一定帮忙介绍”。


临走时,邓思聪询问了村书记的年纪。村书记说,他是85年的,来村里已经2年多了。那一刻,邓思聪突然觉得,在这位30岁进村、当下32岁、看起来却像40多岁年纪的村书记面前,他显得如此的渺小。邓思聪又想到了那群孩子们。书记和孩子,在不断地撕裂他的格局,他突然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秉承的“诚信经营,合作共赢”的宗旨是多么不值一提,因为他只是在为了赚钱而做这些所谓的事,这脱离了他的初心。


回去的路上,邓思聪一直沉默不语。他思考着,是不是应该改变自己,重新燃烧自己?这次云南之行,彻底改变了邓思聪今后做人做事的思想与行为。


4


因此从那个时候开始,邓思聪公司的宗旨变成了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守本利他”。同年12月底,邓思聪去了深圳,在仅仅只有4个小时的交流下,他就做了决定:把挣的所有钱,去支持一个实在本分、有梦想、有执行力、专业性强的团队,成立了一家与华商非常有缘分的公司——深圳市华商工程担保有限公司。而这个决定,成为了他人生中的第三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华商担保”在这个行业中做到了全国领先。


在之后的创业过程中,邓思聪始终本着“守本利他”的宗旨待人处事。截止2022年,邓思聪的公司已经完成了超过20个亿的工程经营或自营项目。而公司为了发展,于2023年成立了集团公司——广东政佳创投集团有限公司,集团业务包含工程、投资、金融、面食加工厂、科技平台创新、汽车销售等多个领域。


5


常怀感恩 敬贺母校


如今,邓思聪已经从广州华商学院毕业14年了。一路走来,他从未忘记母校的培养。面对廖榕就董事长、学校所有老师们,邓思聪说:“我更愿意尊称你们为教育工作者,因为这是我最敬重的职业!”如今他也在慢慢摸索这条路,除了关心梅州的初中、高中母校,给予能力范围内的支持,更担任学校校董的职位。


同时,受云南之行的影响,从2023年开始,邓思聪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教场村资助了10几名留守儿童,现在他们都已经考上了大学,而邓思聪的行动仍在继续。他说:“人生的起点不在早晚,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一切都是刚刚好”。


6


邓思聪始终感恩广州华商学院为他改变自我人生命运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因为母校的悉心培养,才让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城市普通人,逐渐成长为有能力、有机会去为报效社会做更多贡献的有志青年。


再次回到母校参加“同心廿载 聚力华商”——广州华商学院校友会首届会长论坛”,邓思聪既开心又感慨。他说:“在学校二十周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我衷心地祝福母校20岁生日快乐,愿母校在廖榕就董事长、全体老师们的带领下,再创辉煌成绩,桃李满天下。也祝愿全体华商学子前途无量、鹏程万里!”


致母校 致未来的你


从华商学子到商业精英,从身患“不死癌症”到成为集团掌舵人,从艰苦创业到回馈社会。邓思聪校友的传奇经历,不仅是他个人奋斗史的生动体现,更是华商科教集团深耕教育事业十九载、摘得丰硕育人成果的有力诠释。


站在即将迎来广州华商学院二十周年校庆的新起点,我们坚信,在廖榕就董事长的带领下,华商必将继续秉持“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的教育情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如邓思聪校友般拥有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心系家国的深厚信念与兼济天下的责任格局的时代栋梁之才!



相关资料来源 | 邓思聪

图片 | 邓思聪、华商科教集团宣传部

编审 | 华商科教集团宣传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