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的“高光时刻”!一起为它和华商杰出校友廖志略打Call!


匠心铸造标杆 擎画化橘红新篇


橘香四溢,声名远播。近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华商杰出校友廖志略传来两则喜讯:第一,化橘红荣登2025全国地理标志百强,实现了品牌价值与产业潜力双突破;第二,廖志略斩获“绿美广东·寻味粤林山珍”挑战赛一等奖,生动诠释了以匠心讲好山珍故事的创新精神。


化橘红荣登2025全国地理标志百强


2025全国地理标志经济社会综合价值百强名单发布,广东共有5个地理标志入选,化橘红以755.37的综合价值指数位列广东第3位,全国第41位,成功跻身全国地理标志经济社会综合价值百强榜单,标志着化橘红的品牌影响力、产业竞争力及地域价值获得权威认可。

1

作为广东首个获“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化橘红此次上榜,是化橘红产业多年深耕的成果。报告显示,化橘红在四大核心评价维度中表现均衡且亮点突出。


2


从价值维度看,化橘红970的标志价值指数,背后是千年文脉与现代标准的深度融合。自永乐年间成为宫廷贡品,到2012年化橘红中药文化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如今依托《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走向国际,其“唯化州独有”的道地属性已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而954的产业价值指数与891的地域价值指数,则直观展现了产业带动效应——截至2024年,化橘红种植面积超13万亩,年产量6万多吨,带动35万余人就业,占化州当地就业人口相当比重,真正实现了“一个地标富一方百姓”。628的市场价值指数体现了化橘红在市场推广中的巨大潜力及其产业链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绿美广东·寻味粤林山珍”挑战赛一等奖


由羊城晚报发起的“绿美广东·寻味粤林山珍”挑战赛圆满收官,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廖志略凭借展现化橘红非遗魅力的短视频作品脱颖而出,成功摘得一等奖桂冠。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创业实践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华商校友在乡村振兴与生态发展领域的责任担当。


4


作为纪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活动,本次挑战赛自8月15日启动以来便引发广泛关注。活动以“记录粤林山珍到餐桌美味”为主题,吸引了广东多地市联动参与,全国人大代表、媒体主持人、村支书等多群体积极投身其中。在短短两个月的征集期内,共收到短视频作品数百件,全网流量突破700万,成为推广广东林业生态优品的重要平台。


在这场高手云集的赛事中,廖志略校友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内涵打动了评委与网友。视频中,他以年轻化的叙事方式,将化橘红这一“岭南珍宝”的炮制过程娓娓道来:从清晨采摘饱满的生果,到精准把控温度的脱青锁鲜;从传承古法的开皮取瓤,到反复调试的初步烘焙;从出炉后的细致揉捻,到压平修剪的精雕细琢,再到历时七天的慢火烘焙,每一道工序都被细腻捕捉。镜头里,有他研发的七爪开皮机一秒均分果皮的创新场景,传统非遗与现代技术的碰撞尽显匠心温度。这份对工艺的坚守与创新,正是作品斩获一等奖的核心密码。


华商人·廖志略


2015年,廖志略从华商科教集团旗下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毕业后,他带着市场营销专业所学知识,毅然回到“中国化橘红之乡”化州,成为深耕土地的“新农人”。面对家乡化橘红种植技术落后、销售渠道狭窄、传统工艺濒临失传的困境,他于2017年以外公名字命名成立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踏上“带农致富”的创业之路。


5


十年深耕中,廖志略校友带领团队攻克化橘红嫁接改良、自动化设备研发等关键技术,推动制定种植加工等10多项行业标准,带动全产业链产值从39亿元增至115亿元。他将华商所学转化为实践动能:创新“合作社+公司+基地+产业协会+村委会+农户”六位一体模式,他深耕非遗传承,历时10年走访化州16个乡镇200多个村庄及多地文博机构,收集和整理了化橘红相关资料,推动建成首个化橘红博览馆。创新“非遗工坊+短视频”模式,创作非遗技艺短视频播放量超5亿次,开创“农业IP+短剧经济”新模式。他还牵头组建技术攻关小组,推动合作社新种化橘红620亩,辐射带动农户复管及新种面积超5000亩,自主投资研发生产设备,将加工生产效率提升5-8倍。


6


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廖志略校友始终为化橘红产业发声。他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加快化橘红食药同源申报、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等建议,推动化橘红先后被纳入国家食药同源目录、列入新冠疫情防控组方用药。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更是带着化橘红树苗走进代表小组会议,生动讲述产业发展故事,让这一岭南特产获得全国关注。今年4月,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成为新时代青年创业的典范。


7


“志略校友是职业教育的一张金色名片!”正如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长卢坤建所言,廖志略校友的成就,践行了“塑造产业领袖人格,培养创业行为习惯”的职教使命,将传统产业淬炼成乡村振兴的标杆。


华商科教集团旗下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始终为校友的每一步成长喝彩。廖志略校友的实践印证了华商“厚德、励志 、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更激励着万千华商学子以初心赴使命、以实干创未来。华商愿与廖志略校友携手,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共同前行!



来源 | 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校友会

编审 | 华商科教集团宣传部


关闭